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。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,生于向阳山坡、山谷林下、溪边、路旁的灌丛或杂草中,多有栽培。分布于华北、西北、华东和华贵地区。
芦头栽种当年收,珠芽繁殖第2年收,于霜降后叶呈黄色时采挖。洗净泥土,刮去外皮,晒干或烘干,为毛山药。选粗大顺直的毛山药,用清水浸匀,再加微热,并用棉被覆盖保持湿润闷透,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圆柱状,切齐两头,晒干打光,为光山药。
山药根据加工不同,分为毛山药与光山药。
毛山药咯呈圆柱形,弯曲而稍扁,长15至30厘米,1.5至6厘米。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,有须根及纵皱纹,两头不整齐,体重、质紧实,不易折断,断面白色,颗粒状,粉性。无臭,味甘,微酸,嚼之发粘。光山药呈圆柱形,两端平齐,长7至18厘米,直径1.5至3厘米,粗细均匀,挺直,全体洁白光滑,粉性足。均以条粗,质坚实,粉性足,色洁白者为佳。
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山药、炒山药、麸炒山药、土炒山药、蜜麸炒山药,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,炒山药、麸炒山药、土炒山药、蜜麸炒山药密闭,置通风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